Friday, December 15, 2023

仁义礼法

觉得重返儒学是不可能的, 因为历史已证明它有缺陷。但借用和重新解释儒学的仁义礼观念, 并添加一点法家要素, 是可能的, 可以作为与时俱进的合成。

仁者, 爱人。指人要有爱人之心。其实人天生就有爱心, 人自有怜悯之心。只需要从小保持和培养。

义者, 宜也。是指做事要适宜、符合天理。古时天理包含二层意思, 善与真。儒学属政教合一的学说, 把两个基本概念混淆在一起。现代社会主张政教分离, 把良知与真理进行分类处理。总之, 实行善与真, 反对恶与假, 就是义

礼, 指礼乐制度。从周朝开始逐步形成上下有别、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和对伦理、性别、生活方式的仪礼规范。被教条化后, 礼教被后世判断是毫无益处并且毒害心灵的落后观念。但是仪礼修养, 如果属民众自愿, 且与时俱进, 是一个值得保留的价值。

法, 是规范人与人、人与国、国与国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制度。法比礼更明确、更有强制性, 但并不是为强制而强制。法是维持社会正常运作, 保障民众正当权利的有效治理方法。

我觉得仁义礼法是新时代所需要的简单做人理念。其他儒学概念太繁琐, 可以放弃。